如果你准备去上海游玩,那么关于上海相关的旅游攻略信息是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的,今天小编主要是给你介绍上海的交通攻略,还有最佳游玩时间等信息,让你的行程更加顺畅。最佳旅游时间
上海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一般是3-5月和9-11月。
草长莺飞的春季适合郊外踏青,这个时候南汇的桃花、顾村公园的樱花、上海鲜花港内的郁金香相继开放,大家可以相约一起赏花哟。
红叶满天的秋季去品尝大闸蟹,这个时候的大闸蟹蟹黄足、蟹脂厚、蟹肉美,一定不要错过。清明节前后还是上海人外出扫墓的海世界,所以周边的交通会比较紧张。
5月上旬和国庆前后是旅游旺季,这个时候上海人肯定多,所以不是很推荐大家在这时候前往。
6-7月上旬是梅雨季节,阴雨绵绵,不适合旅行,8月底-9月初是台风多发季节,也不适合去旅行,如果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前去游玩,要记得要带好雨具。
如何到达上海
1、飞机
上海一共还是有两个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分别在城市的东西南侧上海有两个机场,大部分的国际航班都在浦东机场,而上海虹桥机场除了少数去日本韩国的航线以外,其他的都是国内航班。
浦东机场
浦东机场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江镇、施湾、祝桥滨海地带,机场分T1、T2两个航站楼,两个航站楼之间有免费交通接驳车来往。机场交通
可以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磁悬浮列车、近10条机场大巴路线、出租车等在浦东机场和市区之间往返。
磁悬浮:列车开往龙阳路站,可以换乘地铁2号线、7号线和16号线,票价在50-100元不等。
机场大巴:机场大巴可以去虹桥、静安寺、五角场、人民广场、世纪大道、陆家嘴、徐家汇等方向。
出租车:浦东机场去市区大约有40-60公里,车费白天150-250元,夜间200-300元。
虹桥机场
虹桥国际机场有T1、T2两个航站楼,乘坐飞机的游客要清楚自己的航班是从哪个航站楼起飞哟,避免耽误航班,航站楼之间有免费接驳车。机场交通
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2号航站楼)、10号线(1、2号航站楼)都可以到机场航站楼。
公交:机场有前往紫竹科技园区、嘉定西站地铁站、浦东机场、上海火车站、延安东路外滩、卢浦大桥、清涧新村、上海动物园等地方的公交车。
出租车:在1号航站楼到达层和2号航站楼到达层(地面)4号门南侧可以乘坐出租车。
长途客车:机场有去往杭州、苏州、无锡、张家港等周边多个城市的长途客车。
穿梭巴士:1、2号航站楼间的免费摆渡巴士服务,可以在1号航站楼出发层6号门(运营时间600-2230),2号航站楼到达层1号门(运营时间630-2300)乘车。
2、火车
上海一共有上海站(即新客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虹桥火车站四个火车站,基本上可以前国内各大城市。1.上海站
上海站有南北两个广场,这里是上海客流量最大的地方,每天都会列车前往全国各大城市。乘坐地铁1、3、4号线可以前往上海站。
2.上海南站
上海南站大部分都是开往南方的长途列车和江浙两省的短途列车,乘坐地铁1、3号线可以前往上海南站。
3.虹桥火车站
虹桥火车站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主要负责动车组列车、高速动车组列车旅客的乘降。乘坐地铁2、10号线可以前往虹桥火车站。
4.上海西站
上海西站基本上是过路车,车次不多,乘坐地铁11号线可以去上海西站。
3、长途汽车1.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
这是目前上海最大的长途客运站,每天发班车1200余班次,因为班线多、班次密,所以游客选择更多的还是这里,这里每天吸引大量游客。乘坐地铁3、4号线可以千牛网上海火车站北广场,1号线去的是男广场。
2.上海长途客运南站
乘坐地铁1、3号线可以到上海长途客运南站。
3.上海虹桥客运西站
主要是前往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福建、重庆等城市的长途客车。现在还开通了度假快线3号线直达迪士尼,在虹桥机场T2东交通中心2号候车室有经停站。乘坐2、10号线可以前往虹桥火车站。
4.上海浦东长途汽车客运总站(白莲泾站)
乘坐公交车到高科西路浦东南路(上海长途东站)、白莲泾(招呼站)、浦东南路高科西路站下车步行。
5.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长途客运站
这里主要是前往杭州、嘉兴、义务、青田、温州、南通、启东、昆山、苏州、无锡、张家港、湖州等地的车。
夜间旅游文献综述
引言 全国主要省、市、自治区都有多个主题公园项目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一些主题公园项目的总体投资超过百亿元,甚至号称千亿元,占地几千亩,有的过万亩。但大中型主题公园的开发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宜。 *本文摘自梁增贤先生《中国城市开发主题公园的适宜性评估研究》一文(《主题公园创新前沿——2019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理论与实践文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许多城市休闲 娱乐 空间面临总量和结构短缺。主题公园开发成为许多城市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 娱乐 需求的重要选择。主题公园不同于一般的休闲 娱乐 项目或 旅游 项目,它的开发管理难度可能是相同体量景区中最高的。主题公园投资规模大,占地面积广且主要是城市用地,潜在市场规模对主要是2小时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含 旅游 者)要求高,因而对所依托的城市提出了门槛要求(梁增贤和保继刚,2012,2014;梁增贤和董观志,2011)。尽管当代主题公园从社区级、城市级、区域级到目的地级均有,投资从几千万到几百亿元都有可能(梁增贤,2016;Clave,2007),但大中型主题公园的开发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宜。 本文将基于现有理论和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经验,构建城市开发主题公园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并具体评测中国各个主要城市开发主题公园适宜性。 文献综述与模型构建 1.文献评述 关于城市与主题公园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学者主要从主题公园的角度出发,去选择合适的城市和地块选址布局。保继刚 (1994)针对大型主题公园提出了影响主题公园选址布局的因素包括城市形象感知、适宜的区位、产业的集中和分散等,其中适宜的区位包括宏观区位(城市选择)和微观区位(城市内区位)。随后,保继刚(1997)根据中国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经验,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 旅游 感知形象、空间集聚和竞争、决策者行为,由此构建了大型主题公园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为主客观因素两个方面,而客观因素又划分为2个必要条件和2个限制条件。必要条件是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关系到游客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作为高投入高门票为特点的主题公园,缺少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功。 基于上述影响因素体系,闫闪闪,梁留科,余汝艺和王伟(2016)构建了包含16个因素的三级指标体系,涉及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交通条件和 旅游 市场因素,并运用AHP和熵权法对指标确权,计算了全国33个主要大中城市建设主题公园的适宜性。这项工作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只是给出了各个城市的排名,那么排名在前几的城市适合开发主题公园呢?排名第12的石家庄就比排名第20的南昌更具适宜性吗?显然有点不符合现实,毕竟万达乐园已经在南昌开业。尽管南昌万达乐园绩效不如预期,但毕竟还是先做了。 第二,模型测量选择的城市主要是区域中心城市。为了节约土地成本,很多主题公园开发有时候不选择中心城市,而是选择同一市场区位下1~2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二、三线城市,例如江苏的常州和安徽的芜湖。 第三,主题公园区位选址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竞合问题可能也存在尺度的差异,采用单一模型将不同因素放在同一层面测量,并不那么准确。 根据规模和市场吸引范围,一般将主题公园划分为目的地级、区域级、城市级和社区级 (Clave,2007),不同级别的主题公园开发规模不同,所需要的门槛游客量就不一样。区域级主题公园的门槛游客量在200万~300万人次之间。这要视具体投资规模而定,部分老公园因完成了折旧摊销,其门槛容量可能低于100万人次。由于全球的目的地级主题公园主要就是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其在美国以外的选址都位于全球化的城市,如新加坡、东京、巴黎以及中国的上海、香港。本文仅重点分析区域级和城市级等大中型主题公园选址的问题。 2.潜在市场规模测算 欢乐谷系列、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等属于典型的区域级主题公园。深圳、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主题公园的投资规模基本在17亿~25亿元之间,越往后投资规模越大(保继刚,2015)。考虑到华侨城集团在控制开发成本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加之现金投资和建设成本相应增长,目前投资一个类似欢乐谷一样的主题公园大概需要30亿元。根据保继刚提出的测量主题公园门槛游客量的模型(保继刚,2015),我们很容易得到,按照目前欢乐谷、方特、长隆等公园标准门票定价于230元左右的水平,区域级主题公园在30亿元投资下,门槛游客量至少为280万人次,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如果一个区域级主题公园需要280万人次才能实现盈亏平衡,那么一个城市需要多少人口呢?或者说这个区域级主题公园周边 2小时车程范围需要多少人口呢?这就涉及渗透率的问题了。市场渗透率指的是在区域主题公园总体市场中,某个主题公园品牌(或者品类,或者子品牌)产品的使用(拥有)者比例,也可以直接理解为用户渗透率或者消费者占有率,是一个品牌在市场中位置的总和,它是多年形成的结果。市场渗透率用以衡量现有市场区间群体访问一处景点的倾向性,一般表示为总客流量在相关市场总体规模中的比例。市场渗透率乘以每个现有市场范围内的合格市场人数,即为预测的潜在客流量(古诗韵,2013)。 美国主题公园高度依赖一级市场,但各个公园之间渗透率的差异显著,市场渗透率从13.4%到接近60%变化(王刚,2009)。古诗韵将深圳欢乐谷的市场划分为两级市场:一级市场,即本地居民市场和二级市场,即本市以外的市场,以此来计算市场渗透率。经测算,到2018年,深圳欢乐谷的一级市场渗透率应该在 25%左右,而总体市场(一级和二级)的渗透率应该在30%左右(古诗韵,2013)。由于深圳没有自然风光和 历史 遗迹,主题公园是城市主要的 娱乐 项目,其市场渗透率应该高于全国其他城市。换句话说,30%的市场渗透率,在中国应该属于较高的市场渗透率。其他城市 历史 遗迹丰富、自然 旅游 资源雄厚、城市休闲 娱乐 选择较多的城市,其主题公园的市场渗透率不会比欢乐谷高。 综合门槛游客量和渗透率的分析,280万人次的门槛游客量需要中心城市区域2小时范围内的市场人口应该达到900万人以上,且能够较为日常地接受高达200元以上的门票价格。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参照线。 3.评估模型的建立 根据前面的分析,结合学者提出的区域级主题公园的建设标准(Clave,2007),区域级主题公园布局的城市区域要求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2小时车程范围内约900万人口[约280万人次的门槛游客量/30%的渗透率 900万(人口)]; (2)区域范围内经济较为发达(以确保具有较好的,可持续的重复购买力); (3)有较大规模的区域 旅游 者(2小时车程外市场,约占主题公园游客量的10%~30%); (4)区域交通条件优秀(尤其是大型公共交通通达性); (5)气候条件适宜(主题公园全年营业时间较长,雨日数少)。 上述因素,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因素,其中一些因素还同时涉及宏观和微观尺度,如交通条件。构建一个区域级主题公园城市选址模型,可以从宏观选址、中观选址和微观选址这三个角度根据具体指标和数据,一步步进行区域级主题公园市场选址的衡量和评价,确定合适的选址,主要分为3个层次和步骤: 宏观选址:即确定以某个区域中心城市为原点,周边大致2小时车程范围的区域。如以广州、上海、北京、西安、成都、武汉为中心城市。某些区域中心城市的2小时车程半径区域可能是重叠,例如广州和深圳、天津和北京、无锡和苏州等。无论是否重叠,或者重叠多寡,测算方式都是一样的。 中观选址:指在宏观选址确定的区域范围内选择特定的城市,一般是地级市,部分发达区域可以选择县级市(或县)。在广州2小时车程范围内的城市就要评估广州、东莞、深圳、清远、中山、珠海等。许多成功运营的主题公园并不一定选择区域内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而是选择周边的中等城市。 微观选址:指在中观选址确定的城市中选择适宜开发主题公园的地块,是非常具体的选址。在广州开发主题公园,是选择在天河区、番禺区还是海珠区的哪一块地块?微观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许多做失败的主题公园其实在宏观选址和中观选址上都没有问题,就是在微观选址上欠妥当,导致开业后游客的实际到访量低于预期。 指标的遴选和数据获取 本评测模型各层级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是通过两轮专家打分法确定。在第一轮次中,课题组根据现有研究和研究者经验罗列出一系列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层级进行划分,部分因素可能同时在多个层级出现。课题组将罗列的影响因素清单发给专家,由专家按照李克特5度量表进行评分。最终根据影响程度最大的4~5个因素作为该层级的影响因子。在第二轮次的专家咨询中,课题组扩大了受访专家的样本,将前一轮确定的各层级因子列出,向专家咨询权重。最后根据专家给出的权重平均值取整,得到模型权重。 1.宏观选址 区域级主题公园的宏观选址主要考虑气候条件、区域人口规模、区域经济水平和区域 旅游 发展这四个评价要素。如果以宏观最佳选址条件为100分计算,那么评价要素的占比是:宏观选址(100分) 气候条件(20分) 区域人口规模(30分) 区域经济水平(30分) 区域 旅游 发展(20分)。气候条件主要指影响最大的是气温条件和雨日数,适宜气温月份使用各月平均气温,一般气温越冷越不适合,因为一年的营业时间较短,同时全年雨日数越少越好;区域人口规模包括区域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数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报告,相比之下,常住人口规模更为重要;区域经济水平用区域GDP、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比重来测算,数值越高越好;区域 旅游 发展用区域 旅游 人 (次)数和 旅游 收入来测算,其中区域 旅游 人数为各个城市公布的 旅游 人次数,而非酒店统计的过夜游客数。 2.中观选址 区域级主题公园的中观选址主要考虑该城市的交通条件、城市 旅游 发展、竞合状况和周边配套这四个评价要素。如果以宏观最佳选址条件为100分计算,那么评价要素的占比是:中观选址(100分) 交通条件(40分) 城市 旅游 发展(20分) 竞合状况(30分) 周边配套(10分)。交通条件需要同时评估城市通往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外部交通和城市内部的交通情况,这是中观选址的关键,必须能够确保大客流的顺利、便捷到达,尤其是必须具有通达区域中心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 旅游 发展包括该城市的接待过夜人数(非 旅游 人数)、星级酒店数量、星级酒店出租率和城市 旅游 吸引力,其中城市 旅游 吸引力采用专家打分法,判断依据为: (1)该城市是否为区域 旅游 流的主要方向; (2)该城市是否为区域 旅游 资源的富集区;城市 旅游 形象是否较好; (3)该城市是否有良好的 旅游 消费习惯(包括夜间)。 竞合状况方面需要同时考虑该城市与2小时车程范围内区域城市的同业( 旅游 景区、主题公园)竞争状况,其中一个竞争关系的专家打分项是用于调整中观选址的个体差异因素,由专家主观判断好坏,判断依据为: (1)与城市现有主题公园是竞争还是合作; (2)城市是否可借力(周围的核心景区); (3)城市是否已经具有良好的主题公园现实市场; (4)城市是否有与主题公园形成互补的其他景区; (5)城市是否有主题公园相关的产业链; (6)城市是否有与主题公园相配套的酒店和餐饮品牌。 周边配套也采用专家打分法,定性标准为: (1)城市商务区越发达,城市后工业特征越明显,越适合主题公园布局; (2)城市工业越发达,工业形象越浓重,越不适合布局; (3)城市住宅区越多,尤其是高端住宅区越多,越适合。 3.微观选址 区域级主题公园的微观选址涉及诸多个体地块因素,具体城市的 旅游 流向、流速、流量和流质( 社会 人口结构)不同,不可简单量化评估,针对具体地块,需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具体要求如下: (1)市场研究:潜在市场规模和消费力,现有 旅游 流的流向、流量、流速和流质,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和偏好,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行为规律(出游范围、出游组合、出游方式等); (2)地块研究:地块气候分析、地块的地形地貌、水系状况、周边社区状况、周边商业状况、周边工业开发状况等; (3)交通分析:公共交通状况、外部交通状况、交通服务、停车场规划、轨道交通等; (4) 旅游 区位分析:周边 旅游 景区和线路的竞合关系、周边配套分析等。 结果与讨论 根据区域级主题公园的宏观选址指标体系和区域级主题公园的中观选址指标体系,对中国主要城市进行主题公园开发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遵守评分规则和评分标准: (1)两个层次独立评分,互不影响,如宏观选址评分高,并不会折算到中观选址评分; (2)上一层级决定下一级层级,如宏观选址不理想,就没有必要继续中观、微观选址。 根据测算,得到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由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经开发了相当数量的区域级主题公园,虽然这些城市有良好的宏观区域得分,但在选址开发区域级主题公园的时候,仍需谨慎。因而中观评分并不一定比其他二、三线城市高。上述评分表仅供参考,在使用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宏观选址分数越高,说明中心区域范围内潜在市场规模越大,超过75分以上的区域内,或可选择多个城市布局。换句话说,这样的区域可以同时开发多个区域级主题公园。 (2)宏观选址分数越低,说明中心区域范围内潜在市场规模或购买力不足,宏观选址低于60分的中心区域尽量不要布局,但其范围内中观得分较高(超过70分)的城市,可以考虑布局一个投资较小的城市级主题公园,如宁波、大连、石家庄、长沙等。 (3)宏观选址分数在60~75分之间的区域,只能选该区域内中观选址得分最高的城市布局。 (4)同属于多个中心区域的城市,即使宏观选址得分较低,若中观选址得分较高,也可考虑布局,如苏州、无锡、上海等中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 (5)中观选址得分较低的城市(一般低于75分),建议都缓投资或小投资。 (6)宏观选址低于60分、中观选址也低于60分的城市均不建议投资区域级主题公园,部分城市可考虑建设城市级主题公园。 根据同一宏观中心区域优选中观评分最高城市的原则,得分次低的城市自动再下降下一梯度,例如本来绍兴按照得分应该排在第四梯度,但由于杭州是区域首位城市,则绍兴自动再下降到第五梯度,可以对以上城市是否适宜主题公园开发,以及适宜哪种级别主题公园开发进行评价,如表2所示。 注意,以上分析和评估仍有诸多例外,如: (1)中国城市处于快速发展中,相关因素变化较快,尽管一些城市可能现在不适宜,但在未来几年内就可能达到开发区域主题公园的标准。 (2)本评测仅仅针对宏观和中观选址,并未就微观选址进行评估。在具体应用时,应该注意特殊的微观区位。某些城市在宏观和中观选址上的得分不高,但其某个地块却因为临近区域市场而可能获得较好的区位,适合开发主题公园。 (3)这个评估并未考虑具有能够吸引大规模专程市场的目的地级主题公园。目的地级主题公园的选址模式诚如前文所述,并不完全适用本模型。毕竟,目的地级主题公园自带相当比例的中远程专程市场,并不完全依赖于区域市场。 总体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居民对主题公园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满足主题公园开发区位条件的城市也将增加,从目前一线城市走向二线、三线甚至部分四线城市。本文仅仅为当前中国城市开发主题公园提供了一个基准线。由于各个城市对主题公园开发和支持力度的不同,相应土地获取成本、项目建设成本、配套建设成本,甚至部分后期运营费用并不一定完全由公园承担,而是通过某种财税政策、投资激励措施、转移支付甚至国企参股投资等方式将开发成本转移到了其他主体。主题公园表面上的开发和运营商可能是轻资产运营。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不考虑开发成本折旧问题,那么主题公园适宜开发的城市要求就进一步降低了,适合开发的城市范围就扩大了,项目也可行了,但主题公园的可持续经营仍缺乏足够的潜在市场。
夜间旅游的特点
夜经济是指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发展“夜经济”是提升城市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
无论是夜宴、夜饮,还是夜唱、夜购,夜间消费大多是服务性消费,几乎涵盖了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第三产业。
毫无疑问,夜间消费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夜经济是夜间居民消费和企业供给的汇合,是由一个个供求之间的交易构成的。
发展夜经济,关键是要相信市场的力量,这应当成为城市夜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大型演艺项目的谋划和场所建设,在管,有大企业在经营,有高端消费需求做支撑,不用多说了。需要多说的,是那些从“小”做起的街边摊贩、小本生意、草根经济。
夜间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既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既可以提前消费,也可以延后消费。关键看怎样引导、怎样推动。繁荣夜经济,固然需要个人改变消费习惯,解决“想消费”问题,但更关键的是企业行动起来,解决“能消费”问题。正如经济学家萨伊所说:“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